我校博士研究生在《自然•材料》发表高质量论文
发布时间: 2024-03-25   浏览次数: 1512


近日,我校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在生物智能材料领域取得了最新研究进展,开发了一种可逻辑运算的智能DNA溶栓纳米机器。36日,我校博士生印珏、王思雨、王嘉辉作为共同一作将相关成果以“An intelligent DNA nanodevice for precision thrombolysis”为题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Nature Materials(《自然材料》)上,我校博士生导师汪联辉教授、晁洁教授、高宇副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由血栓造成的血管阻塞性疾病已超越癌症成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疾病,是危及人类的头号杀手。溶栓治疗是当前临床针对中风、心梗、肺栓塞等急性血栓的首选治疗方案,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为代表的溶栓药物可激活体内纤溶酶从而溶解血栓的主要成分纤维蛋白。然而溶栓药物是一把双刃剑,过度激活的纤溶酶会无差别溶解纤维蛋白导致机体凝血功能异常,造成严重的出血并发症并危及生命。因此,实现只针对血栓的精准给药是未来溶栓治疗的发展方向,为更多血栓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希望。

 1959年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预言“可吞下的外科医生”,设想了可注射的微型机器在医学中的应用。DNA纳米技术以人体的四种碱基为基本单元,精确构筑功能模块并通过有序自组装可实现自动执行系列任务的纳米机器。近日,南京邮电大学汪联辉教授、晁洁教授和高宇副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智能DNA溶栓纳米机器,可在血管内复杂病生理环境下识别血栓的生物标志物凝血酶,并通过针对凝血酶浓度的逻辑运算区分血栓和伤口凝块,实现靶向血栓的精准给药。该工作通过创新性地设计载药、仿生、识别和响应等功能模块,利用精准组装技术构建智能化药物输送纳米机器,开启了以生物智能材料为代表的下一代生物医药技术发展新篇章。

基于DNA纳米技术的智能溶栓纳米机器


谈及这项工作的研究过程,三位博士生表示他们在汪联辉教授的研究团队中从事不同的研究方向,在汪联辉老师、晁洁老师和高宇老师的指导下从事DNA纳米技术和微纳生物诊疗等方面的研究。科研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传承,也在各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中碰撞出新的火花。面对生物智能材料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这一具有高度学科交叉且极富挑战性的课题,三位同学表示,只有发挥各自在不同领域的优势通力合作才能有所作为,这是个人独自研究所无法比拟的。三位博士生都是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硕博连读生,在南邮成长,在南邮逐梦。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三位同学获得优异成果,体现了南邮学子的优秀科学素养,也是学校卓有成效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的良好展示。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江苏省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等项目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4-01826-y

                                                                                                                                  撰写:王嘉辉、高宇 初审:陈淑芬 编辑:张丽阳 审核:普勇、张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