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了增强我校研究生在电子信息应用技术方面的创新实践能力,经研究决定,将于2018年5月-6月中旬举办“2018年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本次竞赛由研究生院主办、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承办。获奖的优秀作品将由学校提供经费支持,并推荐参加“2018年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今年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华东赛区竞赛活动将由中国计量大学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竞赛说明
1.参考国家级竞赛要求,本次校级竞赛分为技术竞赛和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两大部分,两部分竞赛相互独立,组队、报名、评审、奖励工作均分开进行,互不影响。开放式命题分为集成电路专业赛(创芯大赛)和7个参赛方向。
2.赛题说明
开放式命题分为以下七个参赛方向,参赛队可自行选择参赛方向:
1)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类,包括但不限于针对某一功能应用所开展的具有较强创新创意的电子电路软硬件设计、终端设备或嵌入式系统实现等,如基于FPGA、DSP、CPU、嵌入式系统等开发的软硬件系统、智能硬件、新型射频天线、并行处理系统、仪器仪表等;
2)机电控制与智能制造类,包括但不限于实现自动控制与自主运行的创新创意通信网络应用模块或系统,如网络安全、无线通信、光纤通信、互联网、物联网、空间信息网、水下通信网络、工业控制网络、边缘计算等通信或网络设备、系统或软件等;
3)通信与网络技术类,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各种通信及网络技术研究开发的创新创意网络应用软件或系统,如网络安全,物联网、无线网、工业互联网等通信或网络设备、系统或软件等;
4)信息感知系统与应用类,包括但不限于光电感知、传感器、微纳传感器与微机电系统、空间探测等传感与信息获取类软硬件系统,如工业传感、生物传感、生态环境传感、光电探测、遥感探测、定位导航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信号和信息处理技术与系统类,包括但不限于视频、图像、语音、文本、频谱信号处理和信息处理、特征识别,以及信号检测及对抗的软硬件系统,如安防监控、音视频编解码、网络文本搜索与处理、雷达信号处理、信息对抗系统等;
6)人工智能类,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群体智能、决策管理等技术的软硬件系统或智能应用,如:智能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医疗、智能安防、自动驾驶、智慧家居等;
7)技术探索与交叉学科类,包括但不限于基于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新设计等构建的新型电子信息类软硬件系统,如面向生命健康、艺术创造、环境生态、清洁能源等的新型传感器、电子电路、处理器、通信网络设备、信息处理器以及应用系统等;
3. 企业命题包括兆易命题,华为命题、梦之墨命题、MathWorks命题等赛题。synopsys、睿赛德、Xilinx设置企业专项奖。具体命题及专项奖信息请于2018年3月参见竞赛官方网站www.gedc.net.cn。
4. 技术竞赛要求参赛队制作符合设计方案的演示实物,向组委会提交的参赛文件为技术论文、演示视频和作品照片的电子文件。
5. 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涉及的作品可以是已实现功能的实物,也可以是未实现功能的概念产品,要求提交的参赛文件为作品介绍ppt和商业计划书的电子文件。
6. 组委会不限制参赛作品所使用工具的品牌和型号,由参赛队自行选择,所使用软硬件工具的品牌不影响竞赛成绩。
7. 参赛队拥有其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不可抄袭他人作品或侵占他人知识产权。如有违规,组委会有权取消其参赛资格。
8.原则上不鼓励同一学校同一主题作品连续参赛,如果此类作品参赛,请在初赛提交作品时同时提交《作品重大改进说明》。若作品无重大改进而重复参赛,一旦查实,撤销比赛奖项,并以组委会名义向参赛单位发放通知。
二、参赛对象及参赛要求
1.每支参赛队由指导老师、队长和队员组成。在技术竞赛或商业计划书专项赛中,指导老师一名或两名,队长一名,队员一名至四名均可,每位指导老师至多指导两支参赛队,每位参赛队员只能加入一支参赛队。
2. 参赛队伍成员须是对参赛作品有实质贡献的人员,不允许成员挂名。如发现挂名现象,组委会将永久取消挂名参赛者参赛资格,并向各参赛单位通报,请各位参赛者相互监督。
3. 组队时,由队长确认指导老师顺序和队员顺序,此顺序依据参赛贡献大小确定。获奖证书将严格按照组队顺序制作,不再确认和更改。
4. 参赛队员必须具有正式研究生学籍或已被确认录取资格。有特殊情况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参赛队中最多允许有一名是本科生,但必须事先向竞赛组委会申请并经过批准。
5. 参赛队伍经过所在参赛单位同意后,在竞赛官网上完成注册、组队报名、缴费凭证上传及作品提交。
6. 参赛单位设立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小组或联络人,在竞赛官网注册参赛单位管理员账户,负责本参赛单位参赛队伍的资格审核和信息管理。
三、竞赛日程与安排
1.报名、准备阶段:2018年5月16日-6月10日。
各参赛队伍由队长填写附件2的竞赛报名表,于5月30日前发至邮箱:zhousj@njupt.edu.cn,邮件主题请注明:“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队名-队长姓名”。
2.校赛决赛作品提交时间:6月9日。
参赛作品技术论文、参赛作品演示视频及演示PPT、参赛作品展示图片等要求详见全国赛官网。
3.校级评审、答辩时间:2018年6月11日左右 (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4.校级竞赛的方式:由专家评审组对各参赛作品进行评审,最后公示通过、颁布成绩。
5.竞赛获奖比例:本次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中一等奖比例不超过20%,二等奖比例不超过30%,三等奖比例不超过50%。
6.评审专家委员会在获奖的作品中择优进行指导,以提高作品水平,并推荐代表我校参加“第十三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获推荐资格参赛队为我校公费队,由学校提供一定后续作品完善研发费用,并报销参加分赛区和全国赛的全部费用;未获推荐资格参赛队也可以通过自费队形式参加,相关费用自筹。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 周双京
电话: 18951744858
地点: 教3-416创新基地
邮箱: zhousj@njupt.edu.cn
研究生院
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
2018年5月8日
附件1 第十三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zip
附件2 2018年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报名表.xlsx